![动物实验室建设](../Upload/20221120181053639.jpg)
动物实验室建设方案包括普通的动物实验室规划设计和洁净动物实验室规划设计,一般由前区、饲养区、动物实验室、辅助区组成。
1. 动物实验室布局的设计 : 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建议,设计符合实验室标准和使用要求的产品布局规划 ; 确定实验室内产品的类别规格数量。
2. 水电预留位置的设计 : 在确定了平面布局后,提供全面水电位置图,方便客户工程精准施工。
3. 通排风系统的设计 : 在实验室新建或改造项目中,在规划阶段就参与其中,派专业的工程师到现场与相的人员联系,根据实验室内通风载体的数量 ( 如通风柜、集气罩、排气罩 ) 设计出完整的通风方案 ;
方案内容包括:建筑内预留排风管井的位置及尺寸,管道的分布及规格。确保通风的载体使用时的风速、排风量、噪声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并与建筑内的空调、消防、照明等线路互不干绕。
4. 气路管道系统的设计 : 根据实验对气体供应的需要,结合现场布局,提供供气系统设计方案,在保证气体纯度的同时,精密调控气体的压力和流量。
5. 环保的设计 : 提供完善的废气净化处理解决方案,使实验中产生的废气得到有效的解决,符合环保的排放指标。
6. 产品个性设计 : 根据实验流程及人员的特殊要求,调整产品结构和功能,设计出个性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7. 安全设施的设计 : 按照国际标准,在实验室合理配置安全柜、毒品柜及紧急事故淋洗器,急救洗眼器等安全设施。动物实验室的级别:
(1)一级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一级生物安全水平的动物设施适用于饲养大多数经过检疫的储备实验动物(灵长类除外,关于这类动物应向国家权威机构咨询),以及专门接种了危险度 1 级微生物的动物。要求应用微生物学操作技术规范(GMT)。动物设施的主任必须制订动物操作和进入饲养场所应遵循的政策、规程和方案,为工作人员制订适宜的医学监测方案,制订并执行安全或操作手册。
(2)二级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二级生物安全水平的动物设施适用于专门接种了危险度 2 级微生物的动物,需要进行下列安全防护:
1、必须符合一级生物安全水平动物设施的所有要求。
2、在门及其他适宜的地方张贴生物危害警告标志。
3、设施的设计必须易于清洁和管理。
4、门必须向内开,并可以自动关闭。
5、要有适宜的温度、通风和照明。
6、如果采用机械通风,则气流的方向必须向内。排出的空气要排到室外,不得在建筑物内循环使用。
7、授权人员方可进入。
8、仅接纳实验用动物。
9、应制订节肢动物和啮齿类动物的控制方案。
10、如有窗户,必须是安全、抗击碎的。如果窗户可以打开,则必须安装防节肢动物的纱网。
11、使用后,工作表面应用有效的消毒剂来清除污染。
12、可能产生气溶胶的工作必须使用生物安全柜(Ⅰ级或Ⅱ级)或隔离箱,隔离箱要带有专用的供气和经 HEPA 过滤的排气装置。
13、动物设施的现场或附近备有高压灭菌器。
14、清理动物的垫料时必须尽量减少气溶胶和灰尘的产生。
15、所有废料和垫料在丢弃前必须先清除污染。
16、尽可能限制锐利器具的使用。锐器应始终收集在带盖的防刺破容器中,并按感染性物质处理。
17、进行高压灭菌、焚烧的物品应装在密闭容器中安全运输。
18、动物笼具在使用后必须清除污染。
19、动物尸体必须焚烧。
20、在设施内必须穿着防护服和其他装备,离去时脱下。
21、必须有洗手设施。人员离开动物设施前必须洗手。
22、如发生伤害,无论程度轻重,必须进行适当的治疗,且要报告并记录。
23、禁止在设施内进食、饮水、吸烟和化妆。
24、所有人员必须接受适当的培训。
(3)三级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三级生物安全水平的动物设施适用于专门接种了危险度 3 级微生物的动物,或根据危险度评估结果来确定。所有系统、操作和规程每年都需要重新检查及认证。需要执行下列安全防护措施:
1、必须符合一级和二级生物安全水平动物设施的所有要求。
2、严格控制进入。
3、设施必须通过由双门入口构成的缓冲间,以便与实验室的其他部分及动物房隔开。
4、缓冲间内必须配备洗手设施。
5、缓冲间内必须配备淋浴设施。
6、必须采用机械通风,以确保连续的气流通过每个房间。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前,必须经 HEPA 过滤,不得循环使用。系统的设计必须可以防止意外逆流及动物室内出现正压。
7、在存在生物学危害的动物室内,必须在方便的位置安装高压灭菌器。感染性废弃物在移至设施的其他区域前需高压灭菌。
8、现场应当就近备有焚烧炉,或由主管部门另作安排。
9、感染危险度 3 级微生物的动物的饲养笼具,必须置于隔离器或在笼具后装有通风系统排风口的房间中。
10、垫料应尽量无尘。
11、所有的防护服在洗烫前必须先清除污染。
12、窗户必须关闭、封严、抗破损。
13、工作人员应进行适当的免疫接种。
(4)四级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正常情况下,此类设施中的工作与四级生物安全水平的最高防护实验室中的工作有关,国家和地方的规章和规定必须协调以同时适用于这两种实验室。在防护服型实验室内工作时,除了这里所说明的要求外,还应符合相关规定。
1、必须符合一级、二级及三级生物安全水平动物设施的所有要求。
2、严格限制进入,只有主任指定的工作人员方有权进入。
3、禁止单独工作,必须遵守双人工作制度。
4、工作人员必须已经接受过最高水平的微生物学培训,熟悉其工作中所涉及的危险以及必要的预防措施。
5、饲养感染危险度 4 级微生物因子的动物的区域,必须遵照四级生物安全水平的最高防护实验室的防护标准。
6、必须通过气锁缓冲室才能进入设施,气锁缓冲室的洁净侧与限制侧之间必须由更衣室、淋浴室分开。
7、进入设施时,工作人员必须脱下日常服装,并换上专用防护服。工作结束后,必须脱下防护服进行高压灭菌,淋浴后再离去。
8、设施必须安装带有 HEPA 过滤器的排风系统进行通风,以确保室内负压(向内气流)。
9、通风系统必须能防止气体逆流及出现正压。
10、必须配备双门高压灭菌器来传递物品,洁净端在防护室外的房间内。
11、必须配备传递气锁舱以供传递不能高压灭菌的物品,其洁净端在防护室外的房间内。
12、在进行感染危险度 4 级微生物的动物的操作时,均必须在四级生物安全水平的最高防护实验室中进行。
13、所有动物必须饲养在隔离器内。
14、所有垫料和废弃物在清除出设施前必须经高压灭菌处理。
15、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医学监测。
(5)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一样,动物设施的生物安全等级由所研究的或自然存在的微生物的危险度等级决定,或根据危险度评估结果来确定。对于某些节肢动物,尤其是飞行昆虫,必须另外采取如下的预防措施:
1、已感染和未感染的无脊椎动物应分开房间饲养。
2、房间能密闭进行熏蒸消毒。
3、备有喷雾型杀虫剂。
4、应配备制冷设施,以备必要时降低无脊椎动物的活动性。
5、进入设施的缓冲间内应安装捕虫器,并在门上安装防节肢动物的纱网。
6、所有通风管道和可开启的窗户均要安装防节肢动物的纱网。
7、水槽和排水管上的存水弯管内不能干涸。
8、所有废弃物应高压灭菌,因为对于某些无脊椎动物,任何消毒剂均不能将其杀死。
9、对会飞、爬、跳跃的节肢动物的幼虫和成虫应坚持计数检查。
10、放置蜱螨的容器应竖立置于油碟中。
11、已感染或可能感染的飞行昆虫必须收集在有双层网的笼子中。
12、必须在生物安全柜或隔离箱中操作已感染或可能感染的节肢动物。
13、已感染或可能感染的节肢动物可以在冷却盘上操作。对不同级别的实验动物在动物房设计上和管理上则有不同的要求。无菌、已知菌以及无特殊病原体动物都需要在无菌或尽可能无菌的环境里饲养,这种环境,目前国际上通用称为屏障环境,即用一道屏障把动物与周围污染的环境隔开,就如胎鼠在母鼠子宫内一样。这种环境从控制微生物的角度分为隔离系统、屏障系统、半屏障系统、开放系统和层流架系统等五大类。
1. 动物实验室布局的设计 : 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建议,设计符合实验室标准和使用要求的产品布局规划 ; 确定实验室内产品的类别规格数量。
2. 水电预留位置的设计 : 在确定了平面布局后,提供全面水电位置图,方便客户工程精准施工。
3. 通排风系统的设计 : 在实验室新建或改造项目中,在规划阶段就参与其中,派专业的工程师到现场与相的人员联系,根据实验室内通风载体的数量 ( 如通风柜、集气罩、排气罩 ) 设计出完整的通风方案 ;
方案内容包括:建筑内预留排风管井的位置及尺寸,管道的分布及规格。确保通风的载体使用时的风速、排风量、噪声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并与建筑内的空调、消防、照明等线路互不干绕。
4. 气路管道系统的设计 : 根据实验对气体供应的需要,结合现场布局,提供供气系统设计方案,在保证气体纯度的同时,精密调控气体的压力和流量。
5. 环保的设计 : 提供完善的废气净化处理解决方案,使实验中产生的废气得到有效的解决,符合环保的排放指标。
6. 产品个性设计 : 根据实验流程及人员的特殊要求,调整产品结构和功能,设计出个性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7. 安全设施的设计 : 按照国际标准,在实验室合理配置安全柜、毒品柜及紧急事故淋洗器,急救洗眼器等安全设施。动物实验室的级别:
(1)一级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一级生物安全水平的动物设施适用于饲养大多数经过检疫的储备实验动物(灵长类除外,关于这类动物应向国家权威机构咨询),以及专门接种了危险度 1 级微生物的动物。要求应用微生物学操作技术规范(GMT)。动物设施的主任必须制订动物操作和进入饲养场所应遵循的政策、规程和方案,为工作人员制订适宜的医学监测方案,制订并执行安全或操作手册。
(2)二级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二级生物安全水平的动物设施适用于专门接种了危险度 2 级微生物的动物,需要进行下列安全防护:
1、必须符合一级生物安全水平动物设施的所有要求。
2、在门及其他适宜的地方张贴生物危害警告标志。
3、设施的设计必须易于清洁和管理。
4、门必须向内开,并可以自动关闭。
5、要有适宜的温度、通风和照明。
6、如果采用机械通风,则气流的方向必须向内。排出的空气要排到室外,不得在建筑物内循环使用。
7、授权人员方可进入。
8、仅接纳实验用动物。
9、应制订节肢动物和啮齿类动物的控制方案。
10、如有窗户,必须是安全、抗击碎的。如果窗户可以打开,则必须安装防节肢动物的纱网。
11、使用后,工作表面应用有效的消毒剂来清除污染。
12、可能产生气溶胶的工作必须使用生物安全柜(Ⅰ级或Ⅱ级)或隔离箱,隔离箱要带有专用的供气和经 HEPA 过滤的排气装置。
13、动物设施的现场或附近备有高压灭菌器。
14、清理动物的垫料时必须尽量减少气溶胶和灰尘的产生。
15、所有废料和垫料在丢弃前必须先清除污染。
16、尽可能限制锐利器具的使用。锐器应始终收集在带盖的防刺破容器中,并按感染性物质处理。
17、进行高压灭菌、焚烧的物品应装在密闭容器中安全运输。
18、动物笼具在使用后必须清除污染。
19、动物尸体必须焚烧。
20、在设施内必须穿着防护服和其他装备,离去时脱下。
21、必须有洗手设施。人员离开动物设施前必须洗手。
22、如发生伤害,无论程度轻重,必须进行适当的治疗,且要报告并记录。
23、禁止在设施内进食、饮水、吸烟和化妆。
24、所有人员必须接受适当的培训。
(3)三级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三级生物安全水平的动物设施适用于专门接种了危险度 3 级微生物的动物,或根据危险度评估结果来确定。所有系统、操作和规程每年都需要重新检查及认证。需要执行下列安全防护措施:
1、必须符合一级和二级生物安全水平动物设施的所有要求。
2、严格控制进入。
3、设施必须通过由双门入口构成的缓冲间,以便与实验室的其他部分及动物房隔开。
4、缓冲间内必须配备洗手设施。
5、缓冲间内必须配备淋浴设施。
6、必须采用机械通风,以确保连续的气流通过每个房间。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前,必须经 HEPA 过滤,不得循环使用。系统的设计必须可以防止意外逆流及动物室内出现正压。
7、在存在生物学危害的动物室内,必须在方便的位置安装高压灭菌器。感染性废弃物在移至设施的其他区域前需高压灭菌。
8、现场应当就近备有焚烧炉,或由主管部门另作安排。
9、感染危险度 3 级微生物的动物的饲养笼具,必须置于隔离器或在笼具后装有通风系统排风口的房间中。
10、垫料应尽量无尘。
11、所有的防护服在洗烫前必须先清除污染。
12、窗户必须关闭、封严、抗破损。
13、工作人员应进行适当的免疫接种。
(4)四级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正常情况下,此类设施中的工作与四级生物安全水平的最高防护实验室中的工作有关,国家和地方的规章和规定必须协调以同时适用于这两种实验室。在防护服型实验室内工作时,除了这里所说明的要求外,还应符合相关规定。
1、必须符合一级、二级及三级生物安全水平动物设施的所有要求。
2、严格限制进入,只有主任指定的工作人员方有权进入。
3、禁止单独工作,必须遵守双人工作制度。
4、工作人员必须已经接受过最高水平的微生物学培训,熟悉其工作中所涉及的危险以及必要的预防措施。
5、饲养感染危险度 4 级微生物因子的动物的区域,必须遵照四级生物安全水平的最高防护实验室的防护标准。
6、必须通过气锁缓冲室才能进入设施,气锁缓冲室的洁净侧与限制侧之间必须由更衣室、淋浴室分开。
7、进入设施时,工作人员必须脱下日常服装,并换上专用防护服。工作结束后,必须脱下防护服进行高压灭菌,淋浴后再离去。
8、设施必须安装带有 HEPA 过滤器的排风系统进行通风,以确保室内负压(向内气流)。
9、通风系统必须能防止气体逆流及出现正压。
10、必须配备双门高压灭菌器来传递物品,洁净端在防护室外的房间内。
11、必须配备传递气锁舱以供传递不能高压灭菌的物品,其洁净端在防护室外的房间内。
12、在进行感染危险度 4 级微生物的动物的操作时,均必须在四级生物安全水平的最高防护实验室中进行。
13、所有动物必须饲养在隔离器内。
14、所有垫料和废弃物在清除出设施前必须经高压灭菌处理。
15、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医学监测。
(5)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一样,动物设施的生物安全等级由所研究的或自然存在的微生物的危险度等级决定,或根据危险度评估结果来确定。对于某些节肢动物,尤其是飞行昆虫,必须另外采取如下的预防措施:
1、已感染和未感染的无脊椎动物应分开房间饲养。
2、房间能密闭进行熏蒸消毒。
3、备有喷雾型杀虫剂。
4、应配备制冷设施,以备必要时降低无脊椎动物的活动性。
5、进入设施的缓冲间内应安装捕虫器,并在门上安装防节肢动物的纱网。
6、所有通风管道和可开启的窗户均要安装防节肢动物的纱网。
7、水槽和排水管上的存水弯管内不能干涸。
8、所有废弃物应高压灭菌,因为对于某些无脊椎动物,任何消毒剂均不能将其杀死。
9、对会飞、爬、跳跃的节肢动物的幼虫和成虫应坚持计数检查。
10、放置蜱螨的容器应竖立置于油碟中。
11、已感染或可能感染的飞行昆虫必须收集在有双层网的笼子中。
12、必须在生物安全柜或隔离箱中操作已感染或可能感染的节肢动物。
13、已感染或可能感染的节肢动物可以在冷却盘上操作。对不同级别的实验动物在动物房设计上和管理上则有不同的要求。无菌、已知菌以及无特殊病原体动物都需要在无菌或尽可能无菌的环境里饲养,这种环境,目前国际上通用称为屏障环境,即用一道屏障把动物与周围污染的环境隔开,就如胎鼠在母鼠子宫内一样。这种环境从控制微生物的角度分为隔离系统、屏障系统、半屏障系统、开放系统和层流架系统等五大类。
![](/upload/image/20221120/20221120181270037003.jpg)